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教学相长-《我的1999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2/3)页
      “公司的事情就这么定了,但现在还有一件非常关键的事。”
      徐良继续道。
      “人才培养。”
      “现在国内还没有无人机这个专业,我们需要的人才都需要招聘过来自己培养。
      一是浪费时间。
      二是不利于无人机市场的发展。
      一枝独放不是春,百花齐放春满园。”
      李泽湘略作思索后,“您的意思是跟大学展开合作?”
      “不错。”
      “但大疆现在只是一家初创公司,影响力有限,恐怕没有学校愿意跟我们合作。
      而且就算是对方愿意合作,也没有合适的老师。”
      现在无人机供应链市场是一片荒漠,无人机教学也很令人头大,国内眼下就没这个专业,自然也就没有专业的老师。
      “学校的问题很简单。现在国内有很多私人大学,我计划收购一所。”
      “至于师资,我打算聘请几名退役空军机师来担任教师。”
      王韬眼珠子都瞪圆了。
      “这能行吗?机型都不一样,空军的可都是大家伙。”
      徐良苦笑,眼下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,没办法的事。
      前世无人机赛道变火热后,上百家高校集体大规模开设无人机专业,但都面临同样的一个难题——师资力量薄弱。
      新行业刚刚诞生就是这样,什么都缺,等发展一段时间又会人才过剩,开始疯狂内卷。
      李泽湘:“徐总,恕我直言。
      聘请退役空军当老师不太合适,聘请几个机器人领域的老师显然更好。
      无人机说是飞机,其实就是一个会飞的机器人。”
      徐良思索片刻后:“无人机无疑是航空、电子、机械多个学科交叉的成果。
      我们可以邀请航空、电子、机械等多个教授联合授课。
      大疆也可以加入进来。
      让这些学生边学习边实践。
      等他们毕业,可以直接无缝衔接进入大疆,一举两得。”
      李泽湘:“您的计划确实不错,不过多学科交叉,对学生的素质要求太高了。
      私人大学恐怕很难吸引到这种高质量的生源。”
      徐良笑道:“生源质量差,也要看具体情况。”
      “像齐鲁、豫省、苏省这些省份,普通二本学生的底色就不比那些内陆一本学生差。”
      “而且很多学生都存在偏科问题。
      一些数学、物理和化学成绩出色的学生,却因为英语拖累,本来可以去985,结果连211都去不了。”
      “无人机研发主要是理工科,我们可以从那些高考大省,吸引这些理工科成绩优秀的学生。我相信以他们的聪明才智,肯定能满足我们的要求。”
      “而且,一开始我们也不需要开设侧重理论和研发的专业,先开一些应用型专业,比如无人机操控、无人机维修等等。
      等知名度打开了,有了一定的积累,再涉及理论也不迟。”
      徐良很清楚,任何事都不可能一口吃成胖子。
      一步步来,打好基础,才能最终开花结果。
      听到这里,两人也心悦诚服。
      确实是好办法。
      “徐总,无人机专业一开始不宜招太多人,大疆消化不了。”李泽湘道。
      “你觉得只有大疆需要我们培养的人才吗?”徐良笑道。
      李泽湘一愣。
      徐良:“这个世界上最不缺的永远是聪明人。
      无人机搭载相机航拍一体化后,你们觉得最有可能被用在什么地方?”
      在两人愣神的时候。
      “军事。”
      “这个世界上所有尖端发明最先运用的永远是战场。无人机在战场上拥有天然的优势。
      它可以取代侦察兵,前出数公里,甚至几十公里侦查。
      有效降低伤亡的同时,获得更丰富有效的作战效果。
      如果无人机的效能进一步提升,挂载炸弹后,我们的无人机就成了一个杀伤力十足的自杀式无人机。”
      两人目瞪口呆的看着徐良。
    第(2/3)页